关于开展2025年度职业教育专项课题申报的通知
苏州市职业教育学会
关于开展2025年度职业教育专项课题
申报的通知
各有关会员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发挥职业教育科(教)研工作助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经研究,苏州市职业教育学会决定开展2025年度职业教育专项课题申报工作,具体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
本学会及各分支机构会员单位行政管理人员和教职员工。
二、申报要求
1.本选题范围针对立德树人、产教融合、五金建设等主题,理论联系实践,聚焦热点、重点问题,紧密结合教育教学改革实际需求,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选题。
2.所有选题都应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选题文字表述要简明、科学、严谨、规范。
3.本选题范围中仅列出本次课题研究主要选题内容范围。课题申报者也可以以此为依据确定研究内容,课题名称可结合本单位教育教学改革实际需要进一步细化,即在研究内容范围的总体框架指导下,紧密结合职教教学改革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确定专项研究的课题名称、内容、研究方法等,并组织力量实施。
4.课题成果主要包括调研报告、学术论文、教材等。要聚焦学校专业内涵建设、人才培养等实际问题。每项课题要以广泛调研和数据分析为基础,结题时须提交一份不超过5000字具有建设性意见的调研报告。
5.每个单位限报2项课题,每项课题限报1名主持人,主持人不受职称和年龄的限制,但能切实担负起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承担实质性研究任务。
6.课题组校内成员控制在6人以内,职称不限;产教融合专题必须有行业企业人员参与并开展研究。同一批次申报课题中每人只能参与1项课题研究。
7.本次专项课题以实践研究为主。在选题时要注重小切口、实打实,突出可复制、可操作,避免空泛、不着边际,发挥研究成果推动工作的积极作用。
三、申报课题初审程序
1.学校组织申报人按要求规范填写《苏州市职业教育学会课题立项申报表》(附件1)和汇总表(附件2),附件1、2由学校收集后统一报送电子稿(邮箱295079424@qq.com)。申报截止日期:2025年3月7日,联系人吴晨霞老师。逾期不再接受申报。
纸质材料盖学校公章,由课题主持人签字,邮寄至苏州市职业教育学会办公室(苏州市致能大道106号国际教育园苏州市职业大学惠和楼6楼603室),联系人:顾老师,联系电话:18061928585。
2.市职教学会组织评审。从选题是否具有研究价值、研究目标是否明确、研究是否具有创新性、研究思路或方法是否合适等方面进行评审。专家提出评审意见和结论(分立项、修改后立项、不予立项三种结论),学会将“修改后立项”的意见发回进行修改,并进行复审,确认是否符合立项条件。
3.上交正式申报表。课题申报人对“修改后立项”类课题修改完善后,由申报学校会同“立项”类课题一并上报市职教学会(申报表纸质稿一式三份,汇总表一份及相应电子稿)。
4.立项研究。对于评审立项的课题,由市职教学会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发文并颁发立项证书。
四、研究进度安排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自2025年3月到2026年3月,具体进度如下:
1.2025年2月—3月,课题申报阶段;
2.2025年3月—4月,课题开题阶段;
3.2025年9月,课题中期检查;
4.2026年2月—3月,课题结题验收阶段;
5.2026年3月底,课题结题和材料归档。
附件1:2025年度苏州市职业教育学会职业教育专项课题指南
附件2:苏州市职业教育学会职业教育研究课题申报表
附件3:苏州市职教学会课题申报汇总表
苏州市职业教育学会
2025年1月8日
附件1
2025年度苏州市职业教育学会
职业教育专项课题指南
1.立德树人
1-1 新时期职业教育立德树人实现路径和机制研究
1-2 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1-3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机制研究
1-4 职业院校班主任(辅导员)素质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1-5 职业教育工匠精神传承机制研究
选题范例:XXX学校XXX育人品牌建设路径研究
2.人才培养
2-1 苏州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2-2 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
2-3 苏州产业转型升级下技术工人培养路径研究
2-4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研究
2-5 综合高中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6 职业学校实习管理工作高质量推进路径研究
选题范例:XXX学校现场工程师项目建设研究
3.服务贡献
3-1 职业院校服务所在区域发展和产业布局实践探索研究
3-2 职业院校提高所在区域社会经济服务能力研究
3-3 市域产教联合体协同育人研究
3-4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运行机制研究
3-5 职业院校专业技能培训市场化运营策略研究
3-6 生源先增后减背景下职业学校远景发展路径探索
选题范例:市域产教联合体协同育人研究——以XXX联合体为例
4.产教融合
4-1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协同机制研究
4-2 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集团化办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4-3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激励与保障机制研究
4-4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质量评价与监督机制研究
4-5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收运营模式研究
4-6 职业院校创办企业政策研究
选题范例:市域产教联合体协同育人研究——以XXX联合体为例;XX区域集团化办学的探索与实践
5.五金建设
5-1 “新双高”背景下职业教育金专业建设研究
5-2 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5-3 职业教育兼职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路径探索研究
5-4 职业教育课堂组织和管理研究
5-5 虚拟仿真技术在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5-6 职业教育中大数据分析与学习行为预测模型研究
5-7 职业教育微专业教材建设
5-8 职业教育工作手册式教材建设
5-9 职业教育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建设
5-10 产教深度融合模式下产业学院建设路径研究
5-11 产教融合背景下实训基地共建共享模式研究
5-12 职业教育质量监控与持续改进研究
选题范例:XX专业XX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路径探索研究、《XXXX》课程工作手册式教材建设
6. 国际交流合作及其他
6-1 郑和学院高质量建设研究
6-2 职业教育国际化与本土特色融合策略研究
6-3 “双元制”教育本土化实践提升策略研究
6-4 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与职业培训质量评估体系研究
6-5 黄炎培思想与职业教育改革研究
附件2
苏州市职业教育学会职业教育研究课题
申 报 表
申报课题名称 申报人姓名 申报人所在单位 填报日期 |
|
苏州市职业教育学会 制
填表须知
一、每个课题主持人不超过2人,课题申报人必须是该项目的实际负责人,并在该课题研究中承担实质性任务。
二、课题组主要成员是指课题申报人之外的课题研究方案设计人员、研究人员等,成员控制在6人内(企业专家除外),同一批次申报课题中每人只能参与1项课题研究。
三、申报表须经课题申报人所在单位加盖公章,并由学会组织评审。
四、申报表请认真如实填写,可自行增印书写页面。申报表上所有栏目都应按要求填写,不留空白。申报书文本格式规范,字体大小协调一致,行距设置合理、整体美观。
五、申报表需一式三份。其中一份为原件,另二份可为复印件。
姓 名 |
| 性 别 |
| 年 龄 |
| ||||||
行政职务 |
| 专业技术 职 务 |
| 从事学科 |
| ||||||
工作单位 |
| 联系电话 |
| 邮政编码 |
| ||||||
通讯地址 |
| E—mail |
| ||||||||
项目组主要成员(不含主持人) | 姓 名 | 专业 技术职务 | 工 作 单 位 | 从事学科 | 项目组中的分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项目主持人不超过2人,在表格中可以并列填写。
课题研究的目标与解决的主要问题 | |
目标: | |
解决的主要问题:
| |
课题研究在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 |
现状: | |
趋势:
| |
课题研究的重点 | |
| |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
| |
课题研究的方案设计(包括研究思路、方法和时间安排) | |
| |
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形式 1. 2. 3. 4. 5.
| |
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推广价值 | |
实践意义
| |
推广价值
| |
课题研究基础的保证措施 | |
| |
经 费 投入 | 单位是否有条件1∶1配套: |
课题组筹集资金(万元): | |
其他资助渠道: | |
| |
所在单位意见:
该课题符合申报条件,申报材料中的信息真实无误。同意申报。
学校名称(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附件3
苏州市职教学会课题申报汇总表
学校名称(盖章)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序号 | 学校 | 主持人 | 主持人职务及职称 | 课题名称 |
1 |
|
|
|
|
2 |
|
|
|
|
3 |
|
|
|
|
4 |
|
|
|
|
5 |
|
|
|
|
6 |
|
|
|
|
7 |
|
|
|
|
8 |
|
|
|
|
注:申报课题题目的字数控制在25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