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蒋俊祁名师工作室>理论引领>详细内容

理论引领

教学策略:再谈EDIPT设计思维模型的应用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1-29 20:30:26 浏览次数: 【字体:

EDIPT模型是一种设计思维模型,最早起源于设计界,被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进一步发展之后,就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流行起来。它包括五个环节:E-Empathize共情、D-Define定义、I-Ideate创想、P-Prototype原型制作和T-Test测试。这种模型不仅在支持项目式学习或者以问题式为导向的学习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而且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商业、工程、产品开发等多个领域。其目的是帮助团队和个人提升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EDIPT具体内容是什么?它和以前介绍的ADDIE教学模式的区别又是什么?ADDIE教学模型可以参考1月16日的文章。

E-Empathize共情:又叫同理心,就是要求设计人员从对方立场方面考虑问题,理解感受他人的情感、观点和经历。这个是此模型中的基本要求,确保后续活动能围绕着用户的真实需求进行设计。

D-Define定义:根据第一步获得的信息,设计人员要明确问题的本质,得出对设计目标的精确描述,为下一步的创想打下基础。

I-Ideate创想:设计人员通过头脑风暴等技巧,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P-Prototype原型制作:本阶段设计人员将方案具体化操作,设计模型或者草图、系统等等。

T-Test测试:设计人员测试原型来了解这个原型是否解决了原始问题,是否得到了用户的肯定。

以上是对EDIPT模型的概念解释,目前此模型在教育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个模型在 2023年6月25日晚在本公众号上展示过一张教学设计图片,有很多人仍然有疑问。下面介绍两种应用模式,此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1、双循环模式:

E:课前学生观看微课等进行课前预习和线上检测。

DIPT:课中DIPT循环1完成基础型共性任务;DIPT循环2应用型个性任务。

课后巩固拓展课中知识。

1

2、其他模式:

E:教师课前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进行学前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确定教学目标。

D:提出问题或者项目,供大家课堂讨论。

I: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答案或者解决方案。

P:学生作品展示。

T:验证评估效果。

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2基础模块(第二版)第四单元unit4 Ive tried all the means of transportation为例运用EDIPT模型设计教学。

Unit 4以“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为主题,要求学生掌握有关交通工具的词汇和句型,能正确使用现在完成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导,融入思政元素,提升其核心素养,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整个单元围绕着“交通强国,为什么铁路先行”这个问题展开,进一步了解我国百年海陆空等交通变迁史。

2 2

以上模型不具备唯一性,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EDIPT和ADDIE现在都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中,那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EDIPT强调从学生角度出发,适合项目式学习和创新教育,尤其是那些需要快速响应市场和用户需求变化的教育场景;ADDIE模型包括A-Analysis分析、D-Design设计、D-Develop开发、I-Implement实施、E-Evaluate评估五个阶段。具有系统性和顺序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其每个阶段都是下一个阶段的基础,这样就确保了教学设计的连贯性和完整性。ADDIE模型可以应用于多种教育环境中,尤其是课程开发和培训项目,很多人认为这种模型过于费时费力,认知能力负荷过重等,就是因为此模型对老师要求非常高。

总之,EDIPT更适用于创新和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中,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独特性,强调学生的参与和项目的实施;ADDIE的特点是全面而且具有系统性,适用于各类学科课程的设计。具体选择哪一种教学模型取决于教师的授课内容、教学需求和教学目标。

教学能力比赛 · 目录
上一篇教学策略:ADDIE教学模型介绍


终审:jiangjunqi
分享到:
【打印正文】